“努力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图①:田丹正在确认顾客的订单信息。图②:田丹正在配送外卖。图③:田丹刚刚送单成功,收到顾客的感谢信息。制图:潘旭涛
“您好,我是‘饿了么’‘蓝骑士’,这是您点的外卖,请收好。”这是外卖员田丹日常工作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34岁的田丹来自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外卖平台“饿了么”上海地区的女骑手。因为穿戴蓝色工作服、佩戴蓝色头盔是“饿了么”平台外卖员的标志,因此,“饿了么”外卖员也被称为“蓝骑士”。此外,因为平时送外卖围绕社区,参加公益志愿服务守护社区,骑手们也被称作“社区侠”。
田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远距离配送服务,每天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她还是社区公益服务的积极参与者。
2023年是田丹从事外卖工作的第三年,“努力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是她的信条。4月27日,田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穿着外卖工作服,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好像在做梦一样,很兴奋也很紧张。”
作为一名外卖“蓝骑士”,田丹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她获得了中国劳动者的最高奖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日前,本报记者从北京赶赴上海,跟着田丹一起送外卖,用跟随式采访的方式,记录了这名普通外卖骑手平凡而精彩的故事。
“做一名城市里的‘轻骑兵’”
5月17日,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天上淅淅沥沥地飘着小雨,虽已是初夏,但因为前两天降温的缘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冷的感觉。
田丹在这里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单间。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小小的房间里窗明几净,被田丹打理得干净透亮。临街的窗户上摆着一盆小花,旁边放着专属“饿了么”外卖骑手的蓝色安全帽。
早上9∶30,田丹已经穿好标识自己外卖员身份的蓝色外套,下楼启动电动车,准备赶赴聚集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见雨有越下越大的趋势,她把自己的手机固定在电动车手把上,还在上面撑开了一把特制的黑色小伞。
“晴天遮阳,雨天挡雨。”见记者好奇,田丹笑着说。10∶30是顾客下单高峰开始的时间,田丹要在那之前,赶到距离住所10公里远的川沙百联购物中心。
“外卖骑手们之所以会在大型商圈附近聚集,是因为离商家近才能更快接单。按照系统的规则,接单得在距离商家100米的范围内。”田丹说,“除此之外,大家聚在一起热闹,没单的时候还能聊聊天。”
田丹顶风冒雨,在渐渐多起来的车流和闪烁的交通信号灯之间快速通过。
10∶20,田丹抵达百联购物中心,周围已经有骑手等候了。看到田丹来了,大家乐呵呵地跟她打着招呼。和大家一样,田丹拿出手机,打开“饿了么”骑手APP(手机应用程序)的抢单界面,开始抢单。
“根据配送方式不同,我们配送的订单有四种:众包单、优质单、团队单和同城单。”田丹说,众包单也叫小白单,是每个新入行的骑士都可以接的订单。众包单的好处是容易上手,谁都能接,主要是配送距离不超过3公里,同一方向接到其它订单的机会不多,费用较低。优质单就是优质商家发送的订单,这样的订单距离适中,单价较高,一般一单超过10元就是优质单。优质单骑手因为能力和日常表现,可以比其它种类的骑手接到更多的优质单。至于团队单,则是在一地区配送成熟的外卖员,如果愿意,可以申请承包城市里某一个片区的订单,成为该地区的外卖团团长。团长负责分配订单并召集骑手接单。田丹则是一名同城单骑手,同城单就是跑全城的骑手。“一般来说,订单距离在5公里以上。”田丹说,“同城单的好处是单价高,同时沿路还可以接到其它订单,不至于空跑,来回浪费时间。”田丹告诉记者,自己接到的最远一单跑一个来回要100多公里。
“饿了么”外卖平台实施积分评级制,从小白单开始,新入行的骑手通过接单数量、接单效率和用户好评率等指标不断积累自己的积分评级,评级越高,接到价格高的好订单机会越大,就是“钱多单好”。
“叮咚!”远处,一个年轻骑手收到了接到订单的手机提示,立刻风风火火骑上电动车赶赴商家取餐去了。
田丹说:“送外卖刚入门就跟打游戏一样,你要一层一层去解锁,跑到多少单之后,才能去接单价高一点的单子,看似很简单,其实也很需要技巧。”
田丹告诉记者,一个成熟的外卖骑手,首先要去规划一个自己常驻地区商圈的范围,然后还要知道在这个商圈里面,外卖配送高峰时间段选择往哪个方向配送,沿途才能接到更多的订单。
“送外卖,跑一个方向只送一单不划算。”田丹说,“像我跑外卖,首先选定一个方向。找好方向之后,只要我接了第一单,系统后台会根据我手上订单的方向,分配沿路的订单给我。如果一个外卖员没有掌握这些技巧,一天到晚会跑得很吃力,还挣不到钱。”
在实战中锻炼,外卖员的成长速度很快,从一个“菜鸟”骑手成长为一个专业骑手仅需半个月。“像我这样一开始不怎么认路的骑手,用了一个月时间成长为成熟骑手,已经算慢的了。”田丹说,10∶30到14∶00,16∶00到20∶00,这两个时间段是顾客下单的高峰期,也是外卖员最忙碌的时候。
“叮咚!”田丹的手机收到了今天的第一条接单通知。低头看了一眼订单情况,距离6.5公里,沿途餐厅不少,配送费用8元,田丹抬头对记者一笑:“来活了,走咯!”
从附近店里取了餐,小心翼翼地放到车后保温箱里,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和电动车,戴好安全头盔,整理了一下雨衣,田丹开始了送餐的旅程。
雨越下越大,打在头盔和雨衣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飞驰的车轮溅起水花,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骑着电动车的田丹撞开雨幕,向前奔驰。呼呼作响的风吹起雨衣的下摆,在空中猎猎飞舞。田丹就像一名在战场上冲锋的骑兵,一往无前。
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在街头巷尾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无数像田丹一样的外卖骑手,不惧寒暑,无畏风雨,用他们的汗水和辛劳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温暖。
到达目的地后,田丹小心翼翼地从保温箱中取出了餐食,在湿冷的空气中,餐食冒着丝丝热气,看到这一幕,田丹松了一口气,用身体护着它,快速向楼上跑去。
“您好女士,我是‘饿了么’‘蓝骑士’,这是您点的外卖,请收好。”
“谢谢,您辛苦了。”
“不客气。”
简单几句对话之后,田丹收到了APP上订单配送完成的提示,长舒一口气,开始了下一单的配送之旅。送单过程中,田丹还顺路接下了5单,算好时间,她依次上门取餐、配送、结单,所有流程一气呵成。
“相对于晴天,雨天更容易接单,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出门。”田丹笑着对记者说,“这就是我的工作,做一名城市里的‘轻骑兵’,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满足大家的用餐需求。”
“孩子有救了,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
所有驾轻就熟的后来,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田丹的外卖配送之路,并没有一个华丽的开局。
几年前,田丹刚结婚就跟老公去深圳做过生意,“没赚钱,就回老家带娃了。”直到两年多前过年,在上海送外卖的哥哥回老家,给她看了收入截图,一天能挣四五百元钱,田丹心动了:“不就是骑车送东西,我闭着眼睛都行。”
然而,田丹不知道,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第一天送外卖,田丹遭遇了挫折。
“我当时是个‘路痴’,去什么地方都看导航。导航一会叫我左拐,一会又叫我右拐,前面明明是一堵墙,它还让我直走。”
一个半小时的配送时间,田丹来来回回绕了十几圈没找到。只剩最后半小时就要超时了,田丹着急地问了好多路人,有的说向右,有的说直行,她都不知道该听谁的话了。
在路边,田丹看到一位大叔,心想他肯定很熟悉这里的环境,没想到在听到自己的求助后,大叔冷淡地说了句:“路都不认识,你送什么外卖!”
“他一句话,就把我那股兴冲冲的劲儿给打没了。”本就委屈的田丹,一下子绷不住了,坐在路边哭,掏出手机准备给顾客道歉。这单她不想送了,多少钱自己赔,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不干了。
然而,看着刚买的电瓶车,一单还没送就回去,田丹有点不甘心。深呼吸了几口气,稳定住情绪,田丹向一个路过的外卖骑手求助。骑手耐心地给她指了路,终于在最后10分钟内,田丹成功送到了自己的第一单。
对于外卖骑手而言,相比找路,更难应对的是个别人的不理解。遭受顾客的指责和催促,是外卖员的家常便饭。
有的顾客刚下单没一会儿,就在APP里催单、发火。对此,田丹选择用不争执来应对。有的顾客脾气急,直接打电话过来抱怨:“我都要饿死了,你怎么还不到!”田丹没说话,直到准时送到,她跟顾客解释一次送了四五单,必须一单一单挨个送。没等她说完,有的顾客就劈头盖脸地说:“没能力,你接那么多单干什么?”
“受委屈只是个别情况。”田丹说,“更多的时候,顾客让我越来越喜欢做外卖骑手。”
田丹说,有一年7月,上海很热,在室外坐着不动都能热出一身汗。中午一个小伙子点了一大包冰淇淋,虽然有保温袋,但送到那么远的地方,肯定化了,她打电话想赔偿小伙子,那边却说什么都不要,“你什么时候送都可以,路上慢一点,不要着急。”有一次去老小区送单,没有电梯,田丹爬上楼后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拿到餐的阿姨热心地拿出冰水给她喝。
人与人之间换位思考的共情和善良,让田丹越来越喜欢这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2022年3月底,“饿了么”开通了应急特需服务,在骑手中招募志愿者,要求有私家车,可以在上海跑全城配送物资。
田丹丈夫刚好把自家的车开来上海,她没犹豫就报名了。作为“饿了么”应急特需项目唯一的女骑手,田丹每天早出晚归,坚守2个月开车配送物资。2022年4月,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药品订单配送出现积压,“饿了么”专门成立了“宝宝送药专车”。田丹作为志愿者小分队的队长,开车为小患者们免费配送处方药。她说:“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特别能理解父母那种焦急心情,所有的东西都能等,就是药不能等。”
有户人家孩子有慢性病,药不能断,网上发出求助信息后,田丹去儿童医院取到药品并送到了小区,一家人在小区门口等她,哽咽着拿过药:“孩子有救了,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
那天夜里,跑了一天的田丹正要倒头睡一会,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真的很谢谢你,孩子也非常感激阿姨,她说阿姨是‘孤勇者’。”
“外卖骑手是一座桥梁,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人。”田丹说,顾客的理解和感谢令自己感到温暖,比如遇到了各种突发情况,订单配送时间会晚,她打电话和下单者沟通,对方也能体谅。“听到他们跟你说一声‘没关系’‘谢谢’,或者能感受到我们奔波的那种不容易,我就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挺值。”
“诚实劳动,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命运”
由于2022年在上海外卖行业认真负责的工作和出色的志愿服务,今年,外卖员田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来没想过,我能穿着外卖工作服,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从来没有想到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对于自己4月27日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事儿,田丹这样说。
在领奖前,田丹认真地洗了头发、化了淡妆。她和另外几名获奖外卖骑手都决定穿着“蓝骑士”制服去领奖,“这份工作让我们特别自豪。”
直到现在,在跟记者聊起这段经历时,田丹仍感觉“不可思议”,她说,踏进人民大会堂的那一刻,原先没啥波动的心突然就很激动,“能到北京领这个奖,是一种荣誉,是国家对我和外卖员这个职业的认可。”
田丹说,一开始,自己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送外卖,怕人家嫌弃自己“没学历没本事”。后来在跑单过程中,她发现骑手里面,有的弹吉他特别厉害,有的唱歌很好听,这么多优秀的人都在这个行业,让她渐渐喜欢并认可了这份职业。
让田丹更有荣誉感和归属感的,还有外卖员“社区侠”这个公益群体,身为“社区侠”的小伙伴们往往热心肠、人靠谱,不管是爱岗敬业、热心公益,还是工作中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施以援手,这些骑手们正奉献自己的力量,一起建设更好的社区。
现在,田丹会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外卖生活。“我没有想过,自己只是做着一项平凡的工作,会帮到这么多人,30多岁了,我找到了更大的价值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实劳动,我更多的还是想给家人、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田丹给骑手团队的管理人员发了自己的领奖照片,很快收到了回复:“诚实劳动,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命运,未来值得期待。”
虽然女性外卖骑手在300多万名“蓝骑士”中占比不到一成,但她们逐渐崭露头角。以“饿了么”平台为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蓝骑士”,过去两年每年均为1名,是男性;今年的获奖者为4名,其中两名为女性。
快递外卖行业拼的是速度和服务质量。在外卖配送中,女骑手体力上并不占优势,但女性通常耐心细致,让她们很快积攒了好口碑。田丹认为自己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大概是自己能更加“将心比心、急人所急”,“在这份工作中投入越多,收获也会越多”。
领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之后,田丹又荣获了“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
“妈妈你真厉害,都上光荣榜了!”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穿着外卖工作服站在台上领奖的妈妈,田丹的小女儿糖糖兴奋地说。
上小学二年级的糖糖,不会用特别丰富的词汇形容妈妈,但她知道,妈妈在做一件让她骄傲和值得学习的事情:“我妈妈是最棒的!”(本报记者 杨俊峰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15日 第05 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