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晒小知识 ,这些防晒知识你都知道吗?
随着夏季来临,防晒成为了爱美人士的头等大事。如何科学选择防晒化妆品?防晒又有哪些门道?
紫外线照射风险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太阳光中到达地球表面的主要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我们的肉眼只能识别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我们都看不到。可见光约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0%,红外线约占43%,紫外线所占的比例最少,只有7%左右。
由于紫外线具有较高的光子能量,虽然所占的比例最少,但是对皮肤的损伤却是最大的。紫外线的波长为100~400nm,当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的光线绝大多数被臭氧吸收,因此自然光线中紫外线主要是波长在290~400nm的部分。这部分光线根据波长又分为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 和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
因此,目前我们所说的防晒主要是防UVA和UVB。防晒化妆品标识的PA等级(PFA值)代表防护长波紫外线的能力,SPF值代表防中波紫外线的能力。
中波紫外线能量高,会导致皮肤晒伤;长波紫外线穿透能力强,主要的危害是加速皱纹、色斑形成,导致皮肤衰老。而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高剂量的紫外线暴露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所以说,防晒刻不容缓!
保护皮肤健康的屏障
防晒化妆品是在化妆品中添加防晒剂,利用防晒剂对紫外线的反射、散射或吸收等原理实现对皮肤的紫外防护。防晒化妆品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相当于在皮肤和紫外线之间修筑了一道“保护墙”,为皮肤健康美丽多一份保障。
我们常说的防晒化妆品的防晒功效是指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在化妆品标签上常用防晒指数(SPF 值)/ 防晒等级 (PA) 来表示。所以,通过查看防晒化妆品上的标签标识可以直接了解到该类产品的防晒能力。
中波紫外线防晒指数(SPF)标识
SPF是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 的英文缩写,以具体数值表示产品防御中波紫外线的能力,是评价防晒化妆品保护皮肤避免发生日晒红斑 / 晒伤能力的防护指标。SPF值越大,防日晒红斑 / 晒伤效果越好。
例如:如果在某强度的阳光下暴露30分钟会引起皮肤晒伤,那么正确足量(2mg/cm²)涂抹SPF15的防晒霜,可将晒伤时间延长至15×30分钟 = 450分钟。我国法规要求SPF的标识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根据防晒能力可标注范围为SPF2~50+, 当产品的实测SPF值>50时,可标识为SPF50+。
防水防汗标识
防晒化妆品如经防水性能测试,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不超过50%的,可标注宣称防水效果。宣称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化妆品,可同时标注洗浴前及洗浴后SPF值,或只标注洗浴后SPF值,不得只标注洗浴前SPF值。
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分级(PA)标识
PA是Protection Grade of UVA的缩写,以“+”表示产品防御长波紫外线的能力。
PA等级是根据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来确定的,反映对长波紫外线晒黑的防护效果,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晒黑能力的防护指标。PA等级越高,防止皮肤晒黑效果越好。如PFA值为4,表示正确足量(2mg/cm²)使用该产品后,可以防御长波紫外线延缓皮肤晒黑时间4倍。
例如:如果在某强度的阳光下暴露1小时会引起皮肤晒黑,那么PFA值为4的防晒霜可将晒黑时间延长至4小时。我国法规要求PA标识以产品实际测定的PFA值为依据 , 根据防晒能力可标注范围为 PA+~PA++++。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对化妆品SPF值、PFA值以及防水性能的检测方法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使用日光模拟仪,检测防晒化妆品涂抹于人体前后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并计算其防晒性能指标,然后才能标识于产品上。也就是说,我国防晒化妆品上标注的SPF值、PA等级以及防水性能是直接在人体上进行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最接近实际使用效果,能反映防晒化妆品的真实生物效应。
防晒一年四季都需要
夏天艳阳高照,紫外线强度较大,皮肤会感到明显的光热,人们往往会自觉防晒,但其他时候的紫外线也不能忽视,同样需要注意合理防晒。
例如,阳光没那么刺眼的春秋季、看起来没有阳光的阴雨天等环境下,紫外线还是会有一定的强度。如果每次都是等夏天来了才想起防晒,那皮肤其实已经受到不少紫外线的伤害了。所以防晒是个持久战,不是只在夏天进行,而是一年四季、晴天、阴雨天都需要。
还有很多人认为上班族在办公室内不需要防晒,其实不尽然。一般普通的玻璃只能挡住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UVB,但是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UVA穿透力很强,可以穿透普通玻璃。如果你的工作位置就在窗边,那么日积月累下来,还是会对皮肤产生伤害,所以在可能受到紫外线照射的室内,也要适度防晒。
根据环境条件来选用
为了全面防护,要选择既能防护UVB又能防护UVA的防晒化妆品,即产品标签标识有SPF值和PA等级或广谱防晒的产品。那么,是不是直接购买SPF值最大,PA“+”最多的防晒化妆品就最好呢?
其实不然。虽然SPF值越大、PA“+”越多的产品防晒效果越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添加的防晒剂含量越高或者成分越复杂,过度使用会加重皮肤的负担,甚至还可能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因此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防晒化妆品。
例如,在室内可能受到紫外线照射的地方,建议选用SPF15、PA+防晒化妆品;在阴天或者树荫下,建议选用SPF15~25、PA+~++防晒化妆品;直接在阳光下活动,建议选用SPF25~30+、PA++~+++防晒化妆品;雪山、海滩、高原等环境,建议选用SPF50+、PA++++防晒化妆品。
涂抹用量要适度
使用防晒化妆品时要注意涂抹用量。防晒产品标识的SPF值和PA等级是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照2mg/cm²的用量测试得到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防晒化妆品时,用量达到2mg/cm²,才能起到防晒产品标签标识的保护作用。
例如,面部,一般的防晒化妆品大概需要取约一元硬币大小的量才能满足要求;如果防晒产品质地比较稀薄,取的量还要多于一元硬币大小。但实际上按照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可能只能达到标准用量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影响了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效果。这就是涂了防晒化妆品还是被晒黑甚至晒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使用防晒化妆品时,要注意使用顺序,在基础护肤程序后使用防晒产品,然后再使用彩妆;并且为使防晒剂能够充分接触皮肤产生作用,需注意应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如果长时间在日光下暴露的话,建议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补涂,保证持续的防晒效果。
除了面部,其他裸露部位如脖子、耳朵、胳膊、小腿等最好也要涂抹防晒化妆品。还要注意的是,即使涂抹了防晒化妆品,也不要过度暴晒。
脱离紫外线照射的环境后,应尽快把防晒产品清洗干净。轻薄、不防水的产品可以用洗面奶清洗;但如果是防水防汗型的产品,就需要用清洁力更强的卸妆产品进行清洁。
关键词: